ACG模式 如何打通游戏、动漫IP的“任督二脉”
导读 : 【52PK 5月8日消息】如果说2014是手游年,那么2015则是IP年。移动游戏更新速度愈来愈快,IP抢夺异常激烈,但优质IP愈来愈少,能否具有一款优质IP将很大程度影响到游戏能否成功。目前来看,漫画、动画改编成游戏的成功率很高,反之,将游戏改编为漫画、动画在国内还很少。如何制作可供游戏开发的IP动漫,打造全触点IP,来发展适合中国ACG(Animation、Comic、Game的缩写,动画、漫...
【52PK 5月8日消息】如果说2014是手游年,那么2015则是IP年。移动游戏更新速度愈来愈快,IP抢夺异常激烈,但优质IP愈来愈少,能否具有一款优质IP将很大程度影响到游戏能否成功。
目前来看,漫画、动画改编成游戏的成功率很高,反之,将游戏改编为漫画、动画在国内还很少。如何制作可供游戏开发的IP动漫,打造全触点IP,来发展适合中国ACG(Animation、Comic、Game的缩写,动画、漫画、游戏的总称。)模式成了一个问题。
国内手游IP的现状
IP争夺引关注,留住用户靠品质。可以用“台风来了猪都会飞”来形容手游行业的疯狂,特别是如今4G网络的普及,更给手游行业带来了推波助澜的发展。手游行业IP之乱烽火四起, IP争夺大战备受关注,据悉,畅游在2014年投入了10亿元人民币代理手游IP,而中手游1500万获《纸上谈兵》国内代理权,触控科技1200万代理《秦时明月》。
手游的发展继承了端游和页游的通病,数量上的增长趋势惊人,但同质化严重,优质IP少,原创IP渐逝。要想在手游市场大浪淘沙中存活,优质IP是最佳选择,对玩家来说优质IP更具持续吸引力。
缺乏原创 “土壤”。国内游戏行业的大环境差,捞钱心理重,缺乏研发IP的“土壤”。国内ACG产业模式已经成为独立分工的“黑色产业链”——在整个ACG产业中,漫画、动画和游戏各就其职,有些负责创造世界观,有些负责吸引人群,有些负责变现,而游戏行业逐渐发展成为产业链末端。所以,大多数开发者都放弃了自己创造IP的努,转而安心地承担起文化产业链中最后,当然也是最赚钱的那一环——变现。
端游的IP研发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到两年,而手游IP的研发时间一般在半年到一年,在这么短时间内很难构想出完整、故事性强的IP。一方面是因为国内IP的原创能力本身就不强,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本就浮躁,这是一个从众心强烈、追求投机取巧的时代,所以很多公司都急忙赶在手游“风口”之上,宁愿做风口上的猪,也不愿做拥有翅膀的飞鸟。
声明:本文由易采游戏网整理发布。转载务必注明出处:ACG模式 如何打通游戏、动漫IP的“任督二脉”